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 时间:2022-04-21 点击数:

一、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专业代码:570115K

专业管理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二、修业年限

本专业实行学年学分制,标准学习年限为3年,可根据修学情况在2-5年内毕业。

 

三、 职业面向

   (一)职业岗位

1 职业面向岗位一览表

序号

职业岗位

岗位能力要求

职业资格证要求

备注

1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小学教师资格证

2

学校教学辅助设计岗位

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微课制作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证

3

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与管理岗位

教学设计、计算机网络实施与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教学网站维护与管理、教育音视频处理、摄影摄像、信息化资源设计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证

4

教育培训机构

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微课制作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证

5

电视台、影视广告传媒等公司

摄影摄像技术、图像处理、视频处理

界面设计

 

 

 

(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或能力等级证书

2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或能力等级证书一览表

序号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或 能力等级证书名称

鉴定及发证部门

备注

1

小学教师资格证

小学教师资格证

2

界面设计职业资格证书

腾讯公司

1+X证书

3

全国计算机NCRE等级(1一4级)证书

教育部考试中心

4

云南省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云南省教育厅或其他省市相关行政部门

5

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合格报告单

教育部考试中心

6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

7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省级及以上行政部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8

WPS办公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

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X证书

四、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信息技术、师范技能为核心技能,能从事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信息化教学辅助设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等工作的小学教师,并能胜任教育培训等机构需求的信息技术相关工作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

(二)目标预期

目标1: 秉持仁爱之心,能够以“爱心、童心,乐学、 乐教”的教育情怀面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品德高尚,依法执教,做儿童生命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目标2:熟悉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重难点,能够从事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够辅助小学各科课程的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胜任跨学科进行信息化教学辅助设计的工作。

目标3:为儿童生命健康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帮助儿童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并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多元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方式能够全面评估学生发展,能胜任班队管理工作。

目标4:具备综合的人文、科学、信息等素养,能够整合知识,优化教育教学,能够从事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并能够胜任教育培训等机构需求的信息技术相关工作。

目标5:熟悉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教育信息化行业的需求,能够把握国内基础教育的发展动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应对未来教育变化的能力,能够在协同工作、终身学习和实践反思中持续发展。

五、培养规格(毕业要求)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

1.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1.2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依法执教,维护儿童权益。

1.3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1.4为人师表,立志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2. 教育情怀

2.1热爱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具有“爱心、耐心、乐学、乐教”的教育情怀。

2.2具有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2.3认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价值,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理解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意义和特点。

2.4尊重儿童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平等对待每位儿童,立志做儿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学会教学

3. 学科素养

3.1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信息素养。

3.2具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初步形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和处理教育、教学方法问题的能力。

3.4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会实践、生活实践之于儿童的学习与成长的意义,初步具备跨学科进行信息化教学辅助设计的能力。

3.5具有团队协作意识,掌握教育影视与多媒体作品制作、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信息化资源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4.教学能力

4.1具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的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书写、表达能力。

4.2具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能够掌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形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4.3能够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4.4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具备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三)学会育人

5. 班级指导

5.1理解小学德育原理,掌握德育基本方法。

5.2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能够与学生、家长及社区等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班级管理能力,胜任小学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

6. 综合育人

6.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具有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6.2 能够在班级指导、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综合育人。

6.3 能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创设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

(四)学会发展

7. 学会反思

7.1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理念,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7.2具有反思及与别人协作的能力,能够应对未来教育变化的能力,具备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发展能力,能够在协同工作、终身学习和实践反思中持续发展。

8.学会沟通

8.1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8.2掌握倾听、表达、沟通等技能,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有效地进行协作与研讨。

8.3 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与学生、家长及社区等进行有效沟通。

3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一览表

培养

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师德规范

H

M

H

教育情怀

H

M

H

学科素养

H

M

H

教学能力

H

M

M

班级指导

M

H

综合育人

M

M

H

M

学会反思

H

沟通合作

M

H

H

注:根据毕业要求对各项培养目标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低)”表示该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贡献度的大小。

六、毕业条件

(一)在标准的学习年限和学校规定的弹性学年内,修读完本专业规定的所有课程,修够本专业要求所有学分,且学分均达到本方案中规定的各课程模块要求,成绩合格。

(二)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46.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模块4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5学分,公共选修课5学分),专业课程模块82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36学分,专业核心课27学分,专业选修课19学分),综合实践模块24学分(其中公共实践教学课5.5学分,专业实践教学课18.5学分)。

(三)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至少获取一项下列所述证书:

1.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2.界面设计职业资格证书

3.全国计算机NCRE等级(1一4级)证书

4.云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证书(一级B类)

5.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

6.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

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8.WPS办公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

9. 其他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能力证书(根据国家认定证书的更新进行认定)。

(四)体质健康测试达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

(五)在校期间未受到任何处分,或受过处分但毕业前已解除。

(六)符合本专业毕业具体要求。

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可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证书。

七、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

4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归属

课程性质

课程属性

总学分

占比

备注

通识课程模块

公共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

35

23.89%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5

3.41%

专业课程模块

专业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36

24.57%

专业必修课

专业核心课

27

18.43%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19

12.97%

综合实践模块

公共实践课

5.5

3.75%

专业实践课

19

12.97%

合计

146.5

100%

5 师范类专业认证课程设置一览表

指标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课程名称

教师教育类课程

28学分+18

31.40%

教师语言、小学教育基础、心理学基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与实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实施、教师学与教育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德育与班级管理、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动画制作、毕业设计。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

46

31.40%

军事技能训练、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1、大学体育2、大学体育3、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大学语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艺术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校级公选课、入学教育、公共实践课、第二课堂、劳动教育、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

学科专业课程学分

54.5

37.20%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育技术学导论、Illustrator 矢量图形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网站前端设计、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教学网站综合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摄影与摄像技术基础、图形图像处理、高等数学、机器人编程、数据结构、python程序设计、国家1+X职业资格实训、教育视频处理技术、专业认知


八、教学进程安排表

6 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归属

课程

性质

课程

属性

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型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考核

通识

课程

模块

公共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

32399A001

军事理论

A

2

36

36

0

36

3

07399B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B

3

54

45

9

54

3

07399B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B

4

72

63

9

72

1

07399A003-08

形势与政策(第三学年线上教学)

A

1

48

48

0

8

8

8

8

8

8

3

06399C006

大学体育1

C

2

36

0

36

36

3

06399C1XX

大学体育2

C

2

36

0

36

36

3

06399C1XX

大学体育3

C

2

36

0

36

36

3

09399B001

大学英语1

B

4

72

36

36

72

1

09399B002

大学英语2

B

4

72

36

36

72

1

34399B001

大学语文

B

3

54

27

27

54

1

01399B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B

2

36

18

18

36

3

08399C001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C

1

18

0

18

18

3

08399B1XX

创新创业课程

B

1

18

9

9

18

3

22399A0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慕课形式开设)

A

2

36

36

0

3

04399B1XX

公共艺术课程

B

2

36

18

18

36

3

小计

35

660

372

288

314

242

44

8

8

8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在校期间修够5个学分

5

90

45

45

合计

40

750

417

333

314

242

44

8

8

8

 

 

 

 

 

 

专业

课程

模块

专业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34399B002

教师语言

B

2

36

18

18

36

3

02399B001

小学教育基础

B

3

54

36

18

36

1

01399B002

心理学基础

B

2

36

27

9

36

1

01399B003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B

3

54

36

18

54

1

02399B00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B

1

18

9

9

18

3

35325B001

教育技术学导论

B

2

36

18

18

36

2

35325B002

计算机应用基础

B

4

72

36

36

72

2

35325B003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B

3

54

18

36

54

2

35325B004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B

2

36

18

18

36

2

35325B005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B

4

72

36

36

72

2

35325B006

教学网站前端设计

B

3

54

18

36

54

2

35325B007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B

3

54

18

36

54

2

35325B008

教学网站综合设计

B

4

72

36

36

72

2

小计

36

648

324

324

108

162

180

162

0

18

专业核心课

35325B009

摄影与摄像技术基础

B

4

72

36

36

72

2

35325B010

图形图像处理

B

4

72

36

36

72

2

35325B011

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与实践

B

4

72

36

36

72

2

35325B012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实施

B

2

36

18

18

36

2

35325B013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B

3

54

18

36

54

2

35325B014

教师学与教育论

B

3

54

18

36

54

2

35325B015

教育视频处理技术

B

3

54

18

36

54

2

35325B016

教学动画制作

B

4

72

36

36

72

2

小计

27

486

216

270

0

72

216

198

0

0

小计

63

1134

540

594

108

234

396

360

0

18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35325B017

高等数学

B

4

72

36

36

72

2

35325B018

数据结构

B

4

72

36

36

72

2

35325B019

Illustrator 矢量图形设计

B

3

54

18

36

54

4

35325C020

国家1+X职业资格实训

C

2

36

0

36

36

4

35325B021

机器人编程

B

2

36

18

18

36

4

35325B022

python程序设计

B

3

54

18

36

54

2

35325B023

德育与班级管理

B

1

18

9

9

18

4

小计

19

342

135

207

0

54

36

90

0

162

合计

82

1476

675

801

108

288

432

450

0

180

综合实践模块

公共实践课

32399C001

军事技能训练

C

2

112

0

112

3

22399C001

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

C

0.5

9

0

9

3

22399C003

劳动教育

C

1

18

0

18

3

27399C002

第二课堂

C

2

36

0

36

3

小计

5.5

175

0

175

专业实践课

35325C024

入学教育

C

0.5

9

0

9

9

35325C025

教育见习

C

1

18

0

18

1周

4

35325C026

教育实习

C

16

288

0

288

16周

4

35325C027

毕业设计

C

1

18

0

18

1周

4

35325C028

专业认知

C

0.5

9

0

9

9

4

小计

19

342

0

342

18

0

0

0

0

0

合计

24.5

517

0

517

18

0

0

0

0

0

总计

146.5

2743

1092

1651

440

530

494

458

296

206

注:1.课程类型:“A”代表理论知识型课程、“B”代表理论实践型课程、“C”代表实践型课程。2.考核方式:“1”代表校级考试、“2”代表院级考试、“3”代表校级考查、“4”代表院级考查。

 


7 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一览表

毕业要求

课程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

能力

班级

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

合作

军事理论

H

H

H

L

L

M

M

M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

H

M

M

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H

L

M

形势与政策

L

L

M

M

大学体育1

M

H

M

M

大学体育2

H

H

H

大学体育2

L

L

M

大学英语 1

M

M

M

M

大学英语 2

M

M

M

M

大学语文

M

M

M

M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

L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H

H

L

公共艺术课程

M

M

M

M

创新创业专项课程

M

M

M

M

M

教师语言

M

M

M

H

H

H

M

M

小学教育基础

M

M

H

H

H

H

M

M

心理学基础

H

H

H

H

H

M

M

M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H

H

H

H

H

M

M

M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H

H

H

H

H

M

M

M

教育技术学导论

M

M

H

H

M

M

M

M

计算机应用基础

H

M

M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H

M

M

M

Illustrator矢量图形设计

H

M

M

M

教学动画制作

H

H

M

M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H

M

M

M

教学网站前端设计

H

M

M

M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H

M

M

M

教学网站综合设计

H

M

M

M

摄影与摄像技术基础

H

M

M

M

图形图像处理

H

M

M

M

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与实践

M

M

H

H

M

M

M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实施

M

M

H

H

M

M

M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H

H

M

M

教师学与教育论

M

M

H

H

M

M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H

M

M

M

教育视频处理技术

H

M

M

M

高等数学

H

M

M

M

机器人编程

H

M

M

M

数据结构

H

M

M

M

国家1+X职业资格实训

H

M

M

M

python程序设计

H

H

M

H

德育与班级管理

M

M

H

H

H

教育见习

H

H

H

H

H

H

H

H

教育实习

H

H

H

H

H

H

M

H

毕业设计

H

H

H

H

H

M

M

H

专业认知

H

L

M

注:根据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课程对该毕业要求贡献度的大小。

九、专业经典阅读书目

8 专业经典阅读书目一览表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版次

出版时间

备注

1

综合学习设计

范梅里恩伯尔,(荷)基尔希纳 著,盛群力盛群力等译

福建教育出版社

2版

2015年04月

2

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修订本)

R·M·加涅,W·W·韦杰,K·C·戈勒斯,J·M·凯勒

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

5版

2018年08月

3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第三版)

张屹,周平红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3版

2020年06月

4

情感与学习技术的新视角(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

拉菲尔 A.卡沃,[美]西德尼 K.德梅洛

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

1版

2020年01月

5

学习技术手册,

斯特拉·科特雷stella Cottrell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版

2012年05月

6

我有一个梦想—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的故事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编著

党建读物出版社

1

20211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团队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6人。教师队伍中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有6人,中青年教师占88%。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稳定,素质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积极实施课程改革,知识结构合理,基本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专业教师的所有课程均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积极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良好, 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他们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解决教学中问题的能力,掌握了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设施

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管理、使用,并在校园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学校具有多媒体教室、专业实验室和智慧教室等,能满足各种教学要求。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已经建立了校内实训室,实训室包含智慧教室、计算机网络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较好的硬件条件,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完成实训技能训练任务。本专业与丽江市民族中学、实验学校等合作建立了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基地,保证了每年教育见习、实习的顺利进行。此外,与腾讯公司加强合作,成为国家“1+X”界面设计职业资格证书的试点专业。

(三)教学资源

本专业教材选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为正式出版的专业教材。教材的内容和语言具有时代感,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学校图书馆拥有教学必备的、门类较全的教育类专业图书资料,总量基本能满足专业教学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五)学习评价

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全面、综合的评价学生,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并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多元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方式能够全面评估学生发展。

(六)质量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和《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及云南省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的巡课、听课、评课、评学等制度,不断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强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通过“金课”项目、校级特色课程、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极大地提升教学质量,达到以研促教、以教兴研的教学质量管理。

 

撰写人:  王长杰

审核人:张鑫 杨四香

 


 

 校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存信路499号 | 邮编:674199

版权所有:丽江师范学院 | 行政邮箱: ljsze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