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专业代码:570115K
专业管理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二、修业年限
本专业实行学年学分制,标准学习年限为3年,可根据修学情况在2-5年内毕业。
三、 职业面向
(一)职业岗位
表1 职业面向岗位一览表
序号 |
职业岗位 |
岗位能力要求 |
职业资格证要求 |
备注 |
1 |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
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
小学教师资格证 |
|
2 |
学校教学辅助设计岗位 |
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微课制作能力 |
小学教师资格证 |
|
3 |
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与管理岗位 |
教学设计、计算机网络实施与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教学网站维护与管理、教育音视频处理、摄影摄像、信息化资源设计能力 |
小学教师资格证 |
|
4 |
教育培训机构 |
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微课制作能力 |
小学教师资格证 |
|
5 |
电视台、影视广告传媒等公司 |
摄影摄像技术、图像处理、视频处理 |
界面设计 |
|
(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或能力等级证书
表2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或能力等级证书一览表
序号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或 能力等级证书名称 |
鉴定及发证部门 |
备注 |
1 |
小学教师资格证 |
小学教师资格证 |
|
2 |
界面设计职业资格证书 |
腾讯公司 |
1+X证书 |
3 |
全国计算机NCRE等级(1一4级)证书 |
教育部考试中心 |
|
4 |
云南省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
云南省教育厅或其他省市相关行政部门 |
|
5 |
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合格报告单 |
教育部考试中心 |
|
6 |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 |
|
7 |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
省级及以上行政部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
8 |
WPS办公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 |
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1+X证书 |
四、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信息技术、师范技能为核心技能,能从事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信息化教学辅助设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等工作的小学教师,并能胜任教育培训等机构需求的信息技术相关工作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
(二)目标预期
目标1: 秉持仁爱之心,能够以“爱心、童心,乐学、 乐教”的教育情怀面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品德高尚,依法执教,做儿童生命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目标2:熟悉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重难点,能够从事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够辅助小学各科课程的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胜任跨学科进行信息化教学辅助设计的工作。
目标3:为儿童生命健康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帮助儿童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并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多元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方式能够全面评估学生发展,能胜任班队管理工作。
目标4:具备综合的人文、科学、信息等素养,能够整合知识,优化教育教学,能够从事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并能够胜任教育培训等机构需求的信息技术相关工作。
目标5:熟悉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教育信息化行业的需求,能够把握国内基础教育的发展动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应对未来教育变化的能力,能够在协同工作、终身学习和实践反思中持续发展。
五、培养规格(毕业要求)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
1.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1.2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依法执教,维护儿童权益。
1.3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1.4为人师表,立志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2. 教育情怀
2.1热爱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具有“爱心、耐心、乐学、乐教”的教育情怀。
2.2具有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2.3认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价值,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理解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意义和特点。
2.4尊重儿童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平等对待每位儿童,立志做儿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学会教学
3. 学科素养
3.1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信息素养。
3.2具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初步形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和处理教育、教学方法问题的能力。
3.4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会实践、生活实践之于儿童的学习与成长的意义,初步具备跨学科进行信息化教学辅助设计的能力。
3.5具有团队协作意识,掌握教育影视与多媒体作品制作、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信息化资源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4.教学能力
4.1具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的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书写、表达能力。
4.2具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能够掌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形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4.3能够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4.4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具备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三)学会育人
5. 班级指导
5.1理解小学德育原理,掌握德育基本方法。
5.2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能够与学生、家长及社区等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班级管理能力,胜任小学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
6. 综合育人
6.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具有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6.2 能够在班级指导、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综合育人。
6.3 能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创设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
(四)学会发展
7. 学会反思
7.1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理念,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7.2具有反思及与别人协作的能力,能够应对未来教育变化的能力,具备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发展能力,能够在协同工作、终身学习和实践反思中持续发展。
8.学会沟通
8.1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8.2掌握倾听、表达、沟通等技能,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有效地进行协作与研讨。
8.3 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与学生、家长及社区等进行有效沟通。
表3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一览表
培养 目标 毕业要求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目标5 |
师德规范 |
H |
M |
H |
|
|
教育情怀 |
H |
M |
H |
|
|
学科素养 |
|
H |
M |
H |
|
教学能力 |
|
H |
M |
M |
|
班级指导 |
M |
|
H |
|
|
综合育人 |
M |
M |
H |
M |
|
学会反思 |
|
|
|
|
H |
沟通合作 |
|
M |
H |
|
H |
注:根据毕业要求对各项培养目标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低)”表示该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贡献度的大小。
六、毕业条件
(一)在标准的学习年限和学校规定的弹性学年内,修读完本专业规定的所有课程,修够本专业要求所有学分,且学分均达到本方案中规定的各课程模块要求,成绩合格。
(二)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46.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模块4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5学分,公共选修课5学分),专业课程模块82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36学分,专业核心课27学分,专业选修课19学分),综合实践模块24学分(其中公共实践教学课5.5学分,专业实践教学课18.5学分)。
(三)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至少获取一项下列所述证书:
1.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2.界面设计职业资格证书
3.全国计算机NCRE等级(1一4级)证书
4.云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证书(一级B类)
5.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
6.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
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8.WPS办公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
9. 其他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能力证书(根据国家认定证书的更新进行认定)。
(四)体质健康测试达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
(五)在校期间未受到任何处分,或受过处分但毕业前已解除。
(六)符合本专业毕业具体要求。
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可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证书。
七、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
表4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归属 |
课程性质 |
课程属性 |
总学分 |
占比 |
备注 |
通识课程模块 |
公共必修课 |
公共基础课 |
35 |
23.89% |
|
公共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5 |
3.41% |
|
专业课程模块 |
专业必修课 |
专业基础课 |
36 |
24.57% |
|
专业必修课 |
专业核心课 |
27 |
18.43% |
|
专业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19 |
12.97% |
|
综合实践模块 |
公共实践课 |
5.5 |
3.75% |
|
专业实践课 |
19 |
12.97% |
|
合计 |
146.5 |
100% |
|
表5 师范类专业认证课程设置一览表
指标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课程名称 |
教师教育类课程 |
28学分+18周 |
31.40% |
教师语言、小学教育基础、心理学基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与实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实施、教师学与教育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德育与班级管理、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动画制作、毕业设计。 |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 |
46 |
31.40% |
军事技能训练、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1、大学体育2、大学体育3、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大学语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艺术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校级公选课、入学教育、公共实践课、第二课堂、劳动教育、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 |
学科专业课程学分 |
54.5 |
37.20% |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育技术学导论、Illustrator 矢量图形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网站前端设计、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教学网站综合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摄影与摄像技术基础、图形图像处理、高等数学、机器人编程、数据结构、python程序设计、国家1+X职业资格实训、教育视频处理技术、专业认知 |